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后汉长歌 > 第105章 边城

第105章 边城(1 / 2)

后汉长歌风起青萍第105章 边城江南的夏天过得很快,甚至就是那秋天也不过弹指一挥间,一眨眼的功夫,冀州大地就已经开始吟哦起“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但,此刻的陈仓却仿佛直接从炎暑跳过金秋跌入了寒冬之中。

中平五年九月,凉州叛军经过一年的修整,王国被韩遂、马腾举为帅,再次挥军,十万大军如蚁群一般向陈仓扑来。

陈仓的冬天果然来了!

陈仓县令顶着冰寒的兵锋和箭雨,一边下令麾下县尉、门下游缴、门下贼曹等组织士兵、捕快及城中青壮上城反抗,一边派人向朝中求援,求援信雪花似得飞入汉灵帝的御前。

陈仓乃长安之门户,若是陈仓被克,长安又将像一个脱光的美女再一次呈现在王国的大军面前。汉灵帝顿时大急起来,待与朝中重臣商议后,再度启用赋闲在家的皇甫嵩出任大帅领左将军,董卓则升至副帅,各领军两万驰援陈仓。

一路车马辚辚风餐露宿,数万大军出长安,过槐里,穿武功,经国,行了数日,已至五丈原逼近陈仓。

五丈原,位于国以西,离陈仓不过七八十里,前阔而后狭,最狭处不过五丈长短,因而得名。五丈原南靠棋盘山,北临渭水,东西两面均是河流冲击而出的深沟,地势极为险要易守难攻,也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在演义中不久的数十年里,这里也将是诸葛亮五次北伐,六出祁山而最终星陨之地。

而如今,皇甫嵩和董卓的四万大军就驻扎于此。

皇甫嵩站在原上,感受着西风俯瞰原下,只见原下田陌纵横交错,银带似的斜水由斜峪关流出,与渭水汇合一处蜿蜒东流,前方三五里处的褒斜道更是凭崖凿石临渊悬空,横木亭阁相接三百余丈,不禁抚髯长叹:

“惟坤灵定位,川泽股躬。泽有所注,川有所通。斜谷之川,其泽南隆。八方所达,益域为充。高祖受命,兴于汉中。道由子午,出入秦上则悬峻,屈曲流颠;下则入冥,倾泻输渊”

“果然气势恢宏!大帅,这是先帝年间汉中太守王升为表彰杨孟开凿石门通道的功绩撰写的故司隶校尉楗为杨君颂吧?”一旁的军司马走上前来,看着眼前的景色问道。

皇甫嵩点了点头,复指着远处河渊之上的栈道,褒斜栈道凌空而起气势磅礴,说道:“这首颂确实为王升所写,王升虽贵为太守,这章却非凡品。在王升等一干人骚客眼中,此地大气磅礴乃寻章摘句吟哦咏叹之所。而在商人农夫眼中,此地南北相贯,又是商贾流通农田浇灌之地。

不过,在本帅的眼中,此地更为兵家必争之地,南北通透易守难攻。昔秦惠王伐蜀,逢山开路凿孔架桥。司马错发起的

灭蜀之战正是由此而汉中,自沔县而西南,经剑阁而入蜀的。”

“大帅好写意啊!大战在即,居然还有心看这五丈原的风景,董某实在是佩服!”

一声骄横粗狂的声音从身后传来,董卓率领麾下诸将李、郭汜等人,一声重甲哐哐的从身后走过来,虎目圆瞪,“大帅,如今王国兵围陈仓,陈仓危急,我等自当火速救援,董某左思右想,还是想不明白大帅因何命令在此下寨,还请大帅赐教!”

“大胆!”军司马霍然走上前来,朝董卓一声怒喝,“董将军身为我大军副帅,怎敢如此与大帅说话?”

董卓脸色一僵,正欲朝那军司马发火,却见皇甫嵩朝军司马摆了摆手,不以为的笑了笑:“仲颖来意,本帅已尽知。陈仓县城虽小,城池却颇为坚固,城中万众一心,王国大军又不善攻城,陈仓急切不可下。仲颖又何须急迫?”

董卓哼了一声,讥笑道:“朝廷命我等解围陈仓,末将不得不急!大帅按兵不动,难道是在等王国主动撤军?”

皇甫嵩淡淡的看着董卓,点头笑道:“仲颖果然知我心意,本帅驻扎于此,就是在等王国撤军!五丈原离陈仓不过数十里,不过半日便至。

我军驻扎于此,即可对王国施加压力,令其分兵防守不敢全力一搏,又能养精蓄锐以逸待劳,何乐而不为?

等王国久攻不下之时,兵力必然疲惫士气更加低落,届时,我等再派兵袭扰叛军粮道,与陈仓守军联手,内外夹击,王国还能溜得掉吗?”

见董卓怒气冲冲的来,又怒气冲冲的离去。军司马呸了一声,谏言道:“大帅,董卓此人飞扬跋扈,素有野心,将来必然为患,大帅何不将此人以军法震之?”

皇甫嵩看着军司马,突然笑了起来:“你可知此人当初至凉州之时,时任军司马的孙坚怎么和张温说的吗?你和孙台都是身为军司马,心思竟然一般相同,看来董卓的盛气凌人,专横跋扈,在军中已是盛名在外了。”

军司马见皇甫嵩对董卓之事表现的有些淡然,颇为焦虑,急忙问道:“那孙台如何说?”